-->

Type something and hit enter

Pages

Translate


On

SPM 作文 - 论人生需要放大目标,放小痛苦

        目标是我们希望达到的地方或标准。波.杰克逊曾说过:“目标要放大,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由此可见,目标的地位在我们的人生中是举足轻重的。一个有目标的人生,绝对是精彩的,璀璨的,生气蓬勃的。然而,在现如今的社会里,人们却常将痛苦放大,将目标放小,以致于自己那尚未付诸于行动来达成的目标被埋没在时间的隧道里。事业的挫败、成绩上的失意、感情上的纠葛等无疑是促使人们把痛苦放大化的主因。于我而言,人生不该如此!人生是需要放大目标,放小痛苦的!为何?

       毋庸置疑,一个懂得将目标放大,把痛苦放小的人必定是个能够达到自己的目标,意志坚定的人。每个人或许都会有一个目标,不管是长期的抑或是短期的。目标人人都会自己去设定,但一个只是被设定却从未被付出任何行动与努力来达到的目标只能被视为纸上谈兵。同样地,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没有人的生活永远都是一帆风顺、事事如意的。每艘航行于茫茫大海,开往目标的小船一定会在半途中受到无数的波折。大风大雨、海浪的袭击、粮食不足等问题都是每个航海家会遇到的困难。这个时候,若他们决定将自己的目标放大,把那些身心所遭受的痛苦当作磨练,放小化,那么抵达目的地的日子也是指日可待的。想必大家都听过卧薪尝胆的故事吧?春秋时期的越王勾践为了要雪耻报仇,即使从吴国回到越国,也仍然要一报那些年在吴国受尽折磨和羞辱的大仇。他在回国后,仍穿粗布衣衫,吃粗茶淡饭,以柴草为褥。他冬天抱着冰块睡觉,夏天烤着炭火入眠。在自己卧榻之侧,勾践挂上苦胆,每天都去尝一口胆汁,借此时刻激励自己的复仇意志。最终,他成功一举消灭了吴国,一雪前耻。越王勾践复仇的原因难道不是因为他把自己要复仇的目标放大,再把自己所需受的痛苦放小,一心一意只要达成自己的目标吗?总之,唯有把痛苦视为微不足道,把目标放大来看的人才能与自己的目标拥抱。

        人生须放大目标,放小痛苦,方能到达梦想的彼岸。梦想不是幻想,更不是纸上谈兵。想要攀上成功的巅峰,插下梦想这根旗子,我们需要用显微镜将目标放大来看,再把痛苦当成不足挂齿的小事。没错,一个只会一味地沦陷在痛苦的沼泽中,久久也不肯自己爬出沼泽,却一直不停地怨天尤人,抱怨为何是自己掉进沼泽中的人,注定是个失败者。相反地,我们须把视野放大,放宽,让自己的人生格局变得大一些,远一些,从狭窄的房间中走出来。对啊,人生就像骑自行车一样,一旦你把自己的目标放大,那么你便会自然而然地无视跌倒的痛楚,只因你心系着想要到达的目的地;只因你向往着横穿布满荆棘与陷阱的野林;只因你盼望着细细品味久旱后甘甜的露水!看看家喻户晓、名气响当当的亚洲天王—周杰伦吧!究竟这个上下门牙过度咬合、带有鹰钩鼻、下巴内缩的小子,是如何取代谢霆锋、刘德华或张学友,而成为亚洲最受欢迎的流行歌手呢?年轻时的周杰伦因叛逆、贪玩而耽误了学业,最终还因此与大学失之交臂。为了生计,他到一家餐馆去打工。打工期间,他经常为餐馆里的客人弹奏钢琴。在1997年9月,在父亲的鼓励下,周杰伦参加了《超级新人王》的演出。后来,主持人吴宗宪看中周杰伦,邀请他到“阿尔发音乐公司”担任编曲的幕后工作,但是却很少有人肯唱他的歌。结果,吴宗宪给他一个机会,只要周杰伦能在十天内编出50首歌,而吴宗宪能在其中挑出10首歌,他就帮周杰伦出唱片。纵然这个要求看似不可能办到,但周杰伦却不畏惧困难,将他之前所经历的痛苦放小,并且放大自己的音乐梦!最终,他竟成功出道了!谁的人生没有痛苦呢?其实,痛哭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把痛苦放大,以致于容纳不了“目标”的空间。周杰伦无疑是个成功的最佳例子。凭着他积极且愿意放大目标的乐观态度,他成功在筑梦的过程中放飞梦想,站上专属自己的舞台。总之,人生是绝对需要放大目标,放小痛苦,方能放飞梦想。

        痛苦,谁不害怕?目标,谁不曾有?前提是:真正能够做到将目标放大,将痛苦放小的人又有几个呢?人们又是否领悟过,只有保持着那样的乐观态度,才能让自己跳出束缚着自己的框,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大,有多美。没错,放大目标,放小痛苦,别再死皮赖脸地硬趴在谷底里,任凭旁人怎么拉你也死赖着不走。很多时候,我们口口声声说着自己有多痛苦,命运待你有多残忍,却从未发现述说着这些的自己正被庇护在父母的爱的羽翼下,小心翼翼地呵护着,疼爱着。你因家境平庸,无法过着餐餐吃大鱼大肉的日子而埋怨贫穷的自己有多痛苦,多难受,却从未留意那些因身处于落后国家,家徒四壁而活生生被饿死的小孩;你因自己的塌鼻梁、小眼睛而吵着要去化妆,去整容,却忽略了那些因一场意外而毁容的不幸人士。别再无限化地放大痛苦了!趁着自己还被幸运之神眷顾之际,背起你的行囊,踏出勇敢的步伐,不畏惧一切地追求你的目标吧!唯有目标被放大了,痛苦被放小了,我们才能获益良多,为自己单调的人生手册涂上缤纷的色彩。你看过《哈利波特》这本脍炙人口的名著吗?那你可曾想过,在这些精彩绝伦,令读者读得津津有味的故事背后又有什么故事呢?没错,《哈利波特》的作者—罗琳的确在成名前有过一段令人心酸的故事。罗琳的母亲由于患多发硬化症,在罗琳开始《哈利波特》系列的写作10个月后便与世长辞了。此后,罗琳更因父亲不允许她在母亲临终前见母亲最后一面而与父亲陷入僵局。而后,短暂的第一次婚姻也让她的生活一再陷入窘境。在离开前夫回到英国之后,罗琳带着一岁大的女儿住进了一间在爱丁堡无暖气的小公寓里。母亲的逝世与破碎的婚姻并没有让罗琳失去写作的意志。在寒冷的冬天,她会到有暖气的咖啡厅里写作。在这段期间,她因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一度想要自杀而接受了九个月的心理治疗。花了五年的时间,她终于完成第一本小说—《哈里波特与魔法石》。然而,她的作品却被多家出版社拒绝。最终,她的诚恳打动了Bloomsburry出版社,并替她出版了小说。是罗琳那把痛苦化小,且视为动力的态度,令她的人生来了个大扭转;是罗琳那坚定的目标,尽管屡次被拒绝也仍不放弃的精神,使她的人生得到升华。因此,人生是绝对需要把目标放大,痛苦化小,才能使人生响起生命的乐章,使自己的视野不再被局限。

        总而言之,人生需要放大目标,放小痛苦。把目标放大了,便会产生一股动力将我们推向人生的康庄大道;把痛苦放小了,心里的负担也随之消散,生命也更耐人寻味了。因此,别再充当生命中的弱者了,从今天起,不妨试着放大你的目标,放小你的痛苦,谁知道,等待着你的,又会是怎样的未来呢?

Back to Top